今天是:

神韵灵妙书吟诗 飘逸朦胧画写雅 ——访中国书法家、美术家陆铁石

发布时间:2015年07月26日 点击率:

( 涂世勇 )

    2015年春初的一天上午,笔者慕名造访陆铁石老师,是在江西南昌风景秀丽赣江河畔一个“砚壶斋”画室。
    笔者刚走进这优雅的画室,首先落入眼帘的是铁石老师一幅行草作品“半块残砚追高古,一把老壶蓄苦涩”,虽然仅十四个字,既有小溪潺潺的悠然,又有白浪滔滔的奔腾……
    你没有文人墨客大家的派头,一袭古色古韵的中山装,是那样的端庄、质朴;是那样的平和、爽气;尤其,你那炯炯有神的眼睛给人一种厚重、沉静的模样,似乎咱们以前在哪见过。
    不是吗?相逢是缘。
    随着相互间眼神的交流,随着抱拳、寒暄,顿时少了些许忐忑,大概这就是缘的感应吧。
    说实话,聊书画之“雅”只有请教陆铁石老师你啦。
    “客气、客气……早就听晓越姐说起过,我们只不过切磋而已。”陆老师侃侃道来。
    伴随雕有“静、净、境、径”茶道精神的茶台上,壶水滚烫正娓娓鸣欢,霎时一阵阵浓郁的茶香渐渐沁入彼此心脾……
    俩人一面品着汤色透亮、气清韵美、回味悠长的百年老班章普洱……
    接着,陆铁石老师开始讲述自己记忆深处的“拜师”故事。
    特别是当你谈到,那时买了一麻袋螃蟹乘水利学院的便车来南京送给林老师……
    谁知,竟当成“投机倒把”者,脚还被踢得鲜血直流……后经林散之老师家人证实纯属一场“误会”,当林老师见此亦老泪纵横,一边让女儿为你上药包     扎伤口,一边亲笔书写——陆正阳(原名)——为其第十八位弟子,并赐艺名“铁石”。
    此时此刻,让笔者听得眼睛有些湿润。
    陆铁石继续说到,林散之先生一再告诫我:“学书要能吃苦,能持之以恒,才能成功。”我还先后得到过南京艺术学院教授曹志桂、扬州先贤孙龙父、王板哉的悉心指教,不懈地探求“从传统基础上创新”的正道,在长期孜孜不倦的求索过程中,比较注重传统而不拘泥于古法,力求创新却并不崇尚怪异。
    笔者得知1982年秋,陆铁石随中国美术家协会组团前往河南蒿山少林寺采风,当看到近八旬高龄的海灯法师以两指支起全身倒立,表演“二指禅”功时心头极为震撼。更欣慰的是,海灯法师还特地为陆老师题诗一首:“剑气舞到一心,斩断爱深情深。半涧流水自绿,万里长空无云。”当即,铁石老师激情挥毫写下这首诗回赠海灯法师,据说海灯法师极为珍藏此幅作品,一直摆放禅房显著的位置。
    此次,陆铁石来江西南昌小住,奔波于景德镇、九江、吉安、抚州、上饶、新余、宜春多地写生,是为2016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陆铁石画展”做一些必要的精心准备……历经辛勤耕耘自然收获也是颇丰,尤其是你在红色革命摇篮井冈山和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的庐山各创作一幅作品(井冈雄风、匡庐春晓),分别被天安门城楼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请问陆老师如何欣赏一幅中国画?
    记得,陆铁石是这样由衷地表述:中国画是我们的国粹,也是民族文化土壤中滋生的。中国画的历史领先于西方,中国画区别于西画主要五点:其一,是意象。所谓观其大意,写其大意。它既是一种思维观念,又是一种手段。中国画追求的不是物象本身,而是深远的意境和无尽的内涵,给人们以驰骋想象的空间。其二,是诗、书、画、印四位一体。中国画往往是诗人,从宋代开始中国渐以文人画为主,讲究诗画合一,密不可分,好画还要有好的题跋,当更胜一筹.题画讲究哲理,诗意,又不泛幽默诙谐,还应恰当有致,雅而得体。其三,中国画注重气韵,也就是神韵,以神采飞扬,线条灵动,笔墨兼备为上乘。其四,中国画的灵魂系书画合一。以书入画,以画入书,互为兼容,不可偏颇。其五,中国画方便快捷,简繁有致,更适应时代的表达与传扬,它的优越性随着时代的发展使其特征更加凸显。
    2014年12月4日上午,笔者亲眼目睹陆铁石老师为来自江西省新干的画家伍华青铜长卷写序题画:“国之瑰宝,新干大洋洲出土了一批商代青铜器,艺术之优美,造型之独特,物象之生动,令人瞠目,堪称中国南方青铜器的典型代表。”陆老师非常肯定伍华耗时多年,以国画独特视角精心创作青铜长卷,作品表现手法新颖,用笔凝练,工写兼备,刻画生动准确,栩栩如生,使尘封沉睡千年之古物,通过其妙手描绘使之赋予了新的生命。
    值得一提的是,陆铁石老师一笔一画、一点一线耐心细腻地指导伍华的书法与绘画技巧,从中不难看出陆铁石老师的才气、正气、大气和乐于、善于、精于鼓励帮助书画同行的亲和力。
    笔者又请教,那山水画家应该怎样去努力?
    学习、借鉴西方美术的目的是“洋为中用”。我们反对全盘的“拿来”和不加消化的复制。更反对不结合实际的膜拜,如果仅仅将西方艺术变宾为主,丢掉自己的灵魂,那是无法与其匹敌的。今天,我们仍要以悲鸿精神为榜样,把西方美术好的东西为我所用,改革摒弃我们落后的俗套,才能真正使中国画发扬光大。
    这是陆老师以独特的哲理语汇所表现出来的思索与憧憬。
    可以说,看陆老师绘画本身就是一种享受,你善于注重边画边处理细节,特别讲究一气呵成,不能等框架搞定再来处理笔墨,这样既容易造成墨干湿深浅不一又难以浸入,这是其中一个难得的真谛。继而,你又解读:国画用墨讲求五色“浓、淡、干、枯、湿”,尤其善于用墨,喜以泼墨、积墨、宿墨、破墨、皴擦互用,铺彩设色,落纸云烟,从而给观者以丰富的遐思。如《皖南风云》、《山色如黛》中,画面四周是留白,中间山体部分被白云穿梭而划破,形成一幅精妙的构图,而墨点缀分布其间,浓处为松林,淡处为云袖,看似寥寥数笔,但却恰到好处。又如《天上云居》题跋:“白云深处见楼台,恍如别造一世界。”给人感觉正喝着一壶山里的老酒,醉在心头形象生动明亮,诗出意境空灵神来之笔,此作品恢宏壮观、昂然矗立、风云变幻;并于2015年2月进入首届“八大山人”全国山水画作品展初评名单。
    再如,《江山渔舟》则是一幅俯瞰视角的山水,构图上已跳出了传统山水的范畴,但墨色的展现上却深得传统水墨深刻意蕴,其境其景其情,诠释其内心所渴求的画面,一波三折跃然纸上,回味无穷。                      
    陆铁石,现为中国文物鉴定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扬州市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席;多年来书画作品先后被日本、新加坡、法国、意大利、加拿大等国和国内许多博物馆、图书馆、纪念馆及人民大会堂、天安门城楼收藏,2005年被世界教科文卫组织授予“首批特殊贡献金色勋章”。
    陆铁石许多作品还被选入《当代书法家作品集》、《全国书法比赛一等奖集粹》、《中国当代书法家作品集》、《国际名人作品集》、《世界华人艺术大辞典》、《世界美术大辞典》等30多部辞典集,尤其是近期一幅山水画《山河壮丽,万千气象》被北京人民大会堂珍藏,该作品尺幅一丈二,系作者历时数月创作出来的精品力作。
    笔者很赞同许多书画行家评论陆铁石作品之观点:观看你的书法行云流水、气势磅礴,不仅从点线面有机地强化了作品艺术感染力,而且又从形、意、神融进了诗歌明快的韵味。看你的山水画,尤如欣赏一场苍莽、浩大、雄浑、清新、壮阔、深沉的交响曲。这无疑是陆铁石老师多年“禅悟”破壁的结晶,也在其于独具匠心的置阵和取法上的“心手相应”,达到了“微妙玄通,虚往实归”,“远望取其势,近观取其质”之意境。
    这恰好印证陆铁石老师所说,“不论你名头多大,最终还是要以作品说话。”
    陆铁石老师来江西常常谈起,赣鄱文化历史悠久底蕴丰厚传承至今,尤其当下“书画”文化交流众多、氛围浓郁、广泛深远,给他脑海里留下极深的印迹。同样,陆铁石老师也给江西书法、美术界一种少有的秉性忠厚,人品高洁,淡泊自甘,豁达谦逊的风格。笔者多次感叹这与他数十载春秋读书、临池、问学、修行,“功力与才情兼备、传统与创新合一、作品与人品双美”的境界是分不开的。
    笔者的一首《雨夜诗》就得于陆铁石老师的启迪: 那个熟悉的庭院,暮色早些降临;灯下铁门虚掩,栏栅比以往更干净;此时的雨,顺着蜿蜒小径;一点点,一滴滴;一阵缓,一阵急;时快时慢地敲打,一扇扇窗户的心灵;清凉的风声,让悠然的节奏更加迷离;这是,雨为夜读的诗;还是,夜给雨写的景。
    神韵灵妙书吟诗,飘逸朦胧画写雅。笔者只想说,陆铁石老师的书画总能呈现“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境”的真挚情怀,无愧于我国草书王林散之的关门弟子,也正如陆铁石老师所说,愿尽心乐意为我国书画艺术做出自己应尽的奉献。

皖南风云


天上云居


雄奇井冈

上一篇:读书信息
下一篇:玫瑰的叙说

Copyright ©2013 圳昌集团 All Right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62号-1 技术支 持:易动力科技